中道

中道(梵語:madhyamā-pratipad,巴利語: majjhima-paṭipadā)是離開二邊之極端、邪執,是一種不偏於任何一方之中正之道(或觀點、方法)。

世尊住世時,印度思想圍繞著,宇宙萬物何以成立、人生何以存在、痛苦何以解脫等問題,當時有婆羅門思潮的「梵我合一」之說及沙門思潮的「六十二見」等。
但在釋尊看來,它們都不足以窮盡宇宙之奧,解脫生死之迷,所以釋尊說:「世有兩邊不應親近,一者貪著愛欲,說欲無過二者邪見苦行,無有道跡,捨此二邊,便得中道」(《五分律》卷十五)
「有二邊行,諸為道者所不當學。一曰著欲樂下賤業,凡人所行。二曰自煩自苦,非聖賢法,無義想應。五比丘,捨此兩邊,有(而)取中道」(《中阿含經》卷五六)
釋尊明確反對極端的縱欲主義及極端的苦行主義,認為這兩種修道方法都流於偏激,都不能達到解脫的目的,所以釋尊宣揚不偏不倚的「中道」,主張「中道」才能給這些問題最正確的解答。
 
什麼是中道?
「所謂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謂中道」(《五分律》卷十五)
原始佛教以捨離縱欲和苦行二邊,而行八正道是為「中道」,中道是世尊提出的修行實踐原則,
其具體意義是:
「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者,則不生世間有見……………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雜阿含經》卷一O.二六二)
世尊捨離「有」、「無」兩邊,教導第子實踐中道,
換句話說,
原始佛學以觀十二因緣起而捨離「常見」與「斷見、「有見」與「無見」為中道,
「離此(斷、常)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雜阿含經》卷一二.三OO)
「離於生命一異,說於中道」(《雜阿含經》卷一二.二九七)
「若說有我,即墮常見;若說無我,即墮斷見。如來說法,捨離二邊,會於中道。以此,諸法壞,故不常,(諸法)續,故不斷,不常不斷。因是有是,彼則得生;若因不生,則彼不生」(《別譯雜阿含經》卷一O.一九五)

中道是一種揚棄「有我」與「無我」、「常見」與「斷見」、「續相」與「壞相」的實踐方法,它與緣起說有密切關係,有時甚至可以說「緣起」就是中道或者中道的緣起觀。
 
世尊住世之際婆羅門教認為宇宙萬象是由「梵天」轉變而成的(轉變說),主張「有我」說、「常見」論。
一般社會(反正統派)認為世間萬物,是由許多獨立的元素所結合而成(積聚說)主張「無我」說、「斷見」論。
世尊認為一切現象是由各種條件聚合而成(緣起說)主張「性空」說,捨離「有」和「無」、「常」和「斷」的邊見,倡導不常不斷的「中道觀」。


表解如下:
 
婆羅門教-轉變說-(有我)-常見


反正統派-積聚說-(無我)-斷見

 

                                             因是有是-諸法壞故-不常
世尊倡導-緣起說-(諸法)                                          中道
                                             是生彼生-諸法續故-不斷

 

原始佛學以捨離苦行與縱欲二邊而行「八正道」以智慧趨於涅槃為中道;
又以觀十二因緣起而捨離「常見」與「斷見」、「有見」與「無見」為中道,
按照「中道」的修學,既可擺脫世俗貪愛和苦行折磨又可不墮「有」「無」的極端,不落「常」、「斷」二邊
而獲得人生的解脫。

 

引用空大《佛學概論》

以上文字皆出於網路,若有侵犯版權,請留言告知,立刻刪除文字圖檔;若要轉載請自便,十方來,十方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tbo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