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派  

部派佛教,佛教術語,指在早期佛教發展史中,上座部與大眾部分裂後到大乘佛教興起前的這個時期上座部與大眾部的分裂,被稱為根本分裂,是佛教早期發展的一個重大事件,在根本分裂之後,佛教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傳統與組織。


歷史
相傳在佛陀滅度之後,由大迦葉於王舍城主持了第一次集結(又稱為王舍城集結),由阿難負責誦出經藏(即後世所稱的《阿含經》的前身),優婆離誦出律藏,建立了原始佛教的基本經典與僧團戒律。
大眾部相傳,大迦葉尊者發起第一次集結,集結出經、律、論三藏。無法參與的僧團大眾,在洞窟外自行集結,稱為窟外集結。窟外集結所產生的經典,被稱為雜藏。其中方廣經,即是大乘佛法現存的早期記載。
上座部律藏一致記載,在佛陀滅度之後百年(南傳佛教記載此時摩揭陀國黑阿育王在位),僧團因為意見不同,產生爭議。印度西部摩偷羅國的耶舍比丘,邀請東西方的七百位長老,至毗舍離(Vaiśālī)舉行第二次集結(稱為七百集結或毗舍離集結),會中做出決議,認為東部比丘僧團對於戒律的十種看法是錯誤的(又稱「十事非法」)。


據南傳佛教銅鍱部記載,東部比丘僧團不同意這個看法,自行集結會誦,訂定戒律。因七百集結代表了上座長老的看法,故遵行此戒律的僧團,稱為上座部;而東方比丘僧團則稱大眾部。此為佛教僧團分裂的開始,所以又稱為「根本分裂」。但當時毗舍離東部比丘僧團所派出比丘代表亦承認此十事非法,可於大眾部所傳摩訶僧祇律中察知,如果毗舍離東部比丘僧團承認十事非法並紀錄於所誦戒中,此時上座部勢力應尚穩固。
而在說一切有部及大眾部傳說,根本分裂的原因在於大眾部的創始人大天,他提出對阿羅漢性質的更正(大天五事)因此造成分裂。在上座部跟大眾部分裂之後,在其中因地域、教義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在其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團(又稱為「枝葉分裂」)。這個時期也被稱為部派佛教,時間起於佛陀滅度後百年,至大乘佛教興起之間。至西元一世紀前後,各部派已成熟發展,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教義,也各自傳承了不同的經典。
各部派在大乘佛教興起之後,仍然澎勃的發展,與大乘佛教各有擅場。他們不承認缺乏王權支助的窟外結集的經典,亦不認可大部份大乘佛教經典的來源傳承(諸天所傳授,從夢中得來,從他方佛聞,從三昧中見佛聞法,自然呈現在心中,得自龍宮,得自南天鐵塔)部派將非己見者稱為「非法」來否定,而大乘佛教徒則將這些部派統稱為小乘,認為其能幫助的人少。該稱呼亦不為這些部派所接受。
部派分立
在早期佛教中一般梗概的稱有十八個部派或二十個部派。下面列出來自不同來源的部派列表。


南傳記載
下表取自斯里蘭卡編年史《島史》和《大史》。
上座部(Sthaviravāda)→分別說部(Vibhajjavāda)→上座部佛教(Theravāda)
化地部(Mahīśāsaka)- 第一次分裂
法藏部(Dharmaguptaka)- 第三次分裂
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a)- 第三次分裂
飲光部(Kāśyapīya)- 第四次分裂
說轉部(Sankrantika)- 第五次分裂
說經部(Sautrāntika)- 第六次分裂
犢子部(Vatsīputrīya)- 第一次分裂
法上部(Dharmottarīya)- 第二次分裂
賢冑部(Bhadrayānīya)- 第二次分裂
密林山部(Sannāgarika)- 第二次分裂
正量部(Saṃmitīya)- 第二次分裂
大眾部(Mahāsaṃghika)
一說部(Ekavyahārikas)- 第一次分裂
雞胤部(Kaukutika)- 第一次分裂
說假部(Prajñaptivāda)- 第二次分裂
多聞部(Bahuśrutīya)- 第二次分裂
制多部(Caitika)- 第三次分裂(依據島史,大史稱源出於說假和多聞)
此外,在《島史》列出下列六個起源不明的部派:
雪山部(Haimavata)
王山部(Rajagiriya)
義成部(Siddhatthaka)
東山部(Pubbaseliya)
西山部(Aparaśaila)
西王山部(Apararajagirika)

北傳記載
下表來自世友菩薩的《異部宗輪論》。
上座部(Sthaviravāda)
雪山部(Haimavata)- 第一次分裂(被稱為「本上座部」,此部只在北印。)
說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a)- 第一次分裂
犢子部(Vatsīputrīya)- 第二次分裂
法上部(Dharmottarīya)- 第三次分裂
賢冑部(Bhadrayānīya)- 第三次分裂
正量部(Saṃmitīya)- 第三次分裂
密林山部(Sannāgarika)- 第三次分裂
化地部(Mahīśāsaka)- 第四次分裂
法藏部(Dharmaguptaka)- 第五次分裂
飲光部(Kāśyapīya)- 第六次分裂
經量部(Sautrāntika)- 第七次分裂
大眾部(Mahāsaṃghika)
一說部(Ekavyahārikas)- 第一次分裂
說出世部(Lokottaravāda)- 第一次分裂
雞胤部(Kaukutika)- 第一次分裂
多聞部(Bahuśrutīya)- 第二次分裂
說假部(Prajñaptivāda)- 第三次分裂
制多部(Caitika)- 第四次分裂
西山部(Apara Śaila)- 第四次分裂
北山部(Uttara Śaila)- 第四次分裂

義淨三藏《南海寄歸內法傳》:
聖大眾部。分出七部。
聖上座部。分出三部。
聖根本說一切有部。分出四部。
聖正量部。分出四部。
並記述四部分佈情況為:
摩揭陀。則四部通習。有部最盛。
羅荼、信度(西印度國名)則少兼三部。乃正量尤多。
北方皆全有部。時逢大眾。
南面則咸遵上座。餘部少存。
東裔諸國雜行四部。
師子洲並皆上座。而大眾斥焉。
然南海諸洲有十餘國。純唯根本有部。正量時欽。近日已來。少兼餘二。

現代佛學
因為印度佛教在史料上的缺乏,各佛教部派之間的關係,直到現代學者中仍然有所爭議。南傳佛教、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中,對於各部派的傳承各有不同說法。主要依據印順法師的看法,現將各部派作一個簡單的整理:
根本上座部
雪山部(在說一切有部分出後,原根本上座部遂遷至雪山改稱雪山部,大眾部及分別說部傳說,認為此部是由大眾部分出)
上座(說一切有)部
說一切有部(薩婆多部又名說因部,從摩偷羅傳入罽賓即健陀羅、烏仗那,為舊阿毘達磨論師所承襲。)
經量部(又名說轉部Saṃkrāntivādins/Saṃkrāntikas)
根本說一切有部(從摩偷羅傳到北方,為迦濕彌羅阿毘達磨「毘婆沙師」所承襲。)
犢子部(Arya-vatsiputriyavadinah,異部宗輪論認為此部是由說一切有部分出。)
法上部
賢胄部
正量部(Sammatiyavadinah)
密林山部(又稱六城部)
(上座)分別說部
赤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又作銅鍱部,傳至錫蘭。因錫蘭古稱銅鍱洲,或赤銅鍱,故得名。)
大寺派(即今錫蘭南傳上座部佛教。)
無畏山派(有現代學者認為漢譯解脫道論即為此部作品。)
祗陀林派
化地部
法藏部
飲光部(又作迦葉部)
大眾部
一說部
說出世部
雞胤部(又稱窟居部、灰山住部)
多聞部
說假部
制多部 (Caitika)
東山部 (Apara Śaila)
西山部 (Uttara Śaila)
說大空部(又稱方廣部)

 部派簡表  

 

以上文字皆出於網路,若有侵犯版權,請留言告知,立刻刪除文字圖檔;若要轉載請自便,十方來,十方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tbo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