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業即善業,亦即往生西方淨土的業因。正因是指導致結果的真正因種。淨業正因就是成就淨業的善良因種。

所謂「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如果不具足善良的正因,就不可能成就淨業。

佛經雖然宣說造作十惡五逆〈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欲、瞋恚、邪見名為「十惡」。

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上之血、破和合之僧稱為「五逆」〉的人能十念念佛也得以往生淨土,這是指未聽聞、未修行佛法之前由無明而造下十惡五逆等罪,其後深信佛理,真切悔改,所以透過十念〈念唱十聲阿彌陀佛〉也能往生佛國。然而在聽受佛法之後後,還不能痛改前非,依舊行惡造業,那麼就無從往生淨土了。

據《觀無量壽佛經》〈又名《觀無量壽經》,簡稱《觀經》〉,淨業正因有三種,亦名三福:

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觀經》說以上三者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可見其重要性。其中,

第一因是共凡夫法,是世間善。

第二因是共二乘法。

第三因是大乘不共之法,

第二因和第三因都是出世間善。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是「敬行」。

慈心不殺是「慈行」。修行十善〈斷除十惡〉是「止行」,受持三歸是在家戒。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出家戒。發菩提心是起願企求。深信因果是「信行」.,

讀誦大乘是「解行」。在日常生活中,必須躬行實踐「三福」,才有可能到達佛國淨土。《觀佛三昧海經。序觀地品》也認為有有三種淨業正因,稱為三法:

一者誦修多羅甚深經典。

二者淨持禁戒,威儀無犯。

三者繫念思維,心不散亂。

讀誦佛經、嚴守戒律、繫念不亂,是步入極樂淨土的三個根本因素。由此可知,必須勤修三福、三法,具足淨業正因,才能到達西方淨土。

唐代善導主張修行淨土的人必須先修五〈種〉正行:

一、讀誦正行,即誦讀《觀無量壽經》、《無量壽經》、《阿彌陀經》等淨土三經。

二、觀察正行,專心觀想極樂國止莊嚴清淨。

三、禮拜正行,專事禮拜阿彌陀佛。

四、稱名正行,專門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

五、讚歎供養正行,由衷讚歎、供養阿彌陀佛。

其中稱名為正業,其他四種為助業,所以,五種正行中,以稱名最為重要,修成這五種正行則可往生極樂淨土。

 

以上文字皆出於網路,若有侵犯版權,請留言告知,立刻刪除文字圖檔;若要轉載請自便,十方來,十方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ytbo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